来源:e家政 日期:2018-02-09
2017年,国家标准委发布了《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》和《家政服务机构等级划分及评定》两项“国标”,并于今年2月起实施。“国标”对月嫂的级别和标准作了详细规定,制定了从一星到金牌六个级别,每上一级都需要取得相应的资质和证书。
目前,我市月嫂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种多样:月嫂证、母婴护理师证、育婴师证,至于“金牌月嫂”“高级母婴护理师”之类的噱头就更多了。
据了解,当前我市月嫂培训完全市场化,不少家政公司,月嫂级别可以由他们自己定,这使得培训机构五花八门的月嫂职业证书满天飞。
依据《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》,若无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又想成为“金牌月嫂”,需具备72个月以上的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工作经历,且累计72个月客户满意无投诉。也就是说,成为一名“金牌月嫂”至少需要4年,甚至更长。
规范化和职业化是关键
目前我市很多家政公司仅仅是中介公司,对家政人员只有简单培训,没有回访、考核等约束措施。因此,提高家政公司规范化管理能力,促进月嫂职业化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。
有业内人士建议,只有政府加强监督,建立严格的家政公司准入机制,取缔不符合标准的小家政公司,才能从源头上解决月嫂良莠不齐的问题。
同时,雇主在挑选月嫂时,不仅要看月嫂的健康证、资格证等,还要看家政公司的营业资格,最好到口碑好、知名的正规家政公司,与其签订正规合同。
另外,政府可在社区建立官方提供母婴护理服务的中介机构,妇幼保健院与家政服务公司联手合作,提供专业护理、保健指导,有需要的家庭可以到社区申请,由中介机构分配,并建立社区月嫂监督平台,实行月嫂末位淘汰制等。